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群众中的接受度很高,加上政策扶持,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一直被业内看好。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按照中医临床处方调配后,供患者冲服使用。它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方便卫生、分量明确、便于保存、不易变质等优势,其价格一般高于中药饮片30%-40%。
2022年被业内称为“中药带量采购年”,随着集采扩容、市场热销、政策青睐、国标、省标频出……中药配方颗粒正在迎来多重利好。
数据显示,中药配方颗粒自试点以来,从始至终保持迅速增加。2016年到2020年,其营收入从2.28亿元增长约25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40%。 可预期的是,标准统一和省际联采加速推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配方颗粒市场被广泛看好。多家机构预测,至2030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
这么多的省级标准,每个省级标准的制定都不可能“一模一样”,很容易让制药企业为迎合某一省标而造成资源浪费,并有可能会出现同品种多规格的混乱局面。这样既增加了公司制作、营销中的成本,又不符合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要求。 因此,全国人大代表、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名中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建议,取消中药配方颗粒“省标”,避免重复研究与资源浪费。
张伯礼认为,省级标准仅为过渡性标准,一旦新颁布国家标准后,原有的省级标准立即撤销,这既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负担,也造成前期研究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际情况是,医院临床常用的品种有400个左右,而国标仅有200个,这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所以,目前省标的存在还是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但从长远来看,废除“省标”,统一用“国标”将是大势所趋。
对中药配方颗粒而言,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加上销售渠道的放开与高标准壁垒的建立,龙头配方颗粒企业可谓“钱途”光明。
2021年11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指出,经审批或备案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方可使用中药配方颗粒。
以往中药配方颗粒以往只能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综合医院)销售,而中医医院在所有医药机构中的占比较少。
华润三九2021年报显示,华润三九实现营业收入153.20亿元,同比增长12.34%。处方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50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专科和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实现迅速增加;红日药业年报显示,2021年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业务收入42.35亿元,同比增长41.60%;神威药业年报显示,2021年,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出售的收益6.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
与此同时,许多龙头药企正加速布局配方颗粒市场。近年来,吉林敖东、精华制药、佐力药业等30多家上市公司明确布局中药配方颗粒。如吉林敖东今年5月公告显示,其控股子公司延边药业近日收到8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截至公告刊登之日已累计获得170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
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群众中的接受度很高,加上政策扶持,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一直被业内看好。随着《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发布实施,以往各省制定的4000多个“省标”最终有望统一归到400多条“国标”里,因为临床常用的也就400味品种。 随着“省标”数量减少,“国标”逐渐完善,这会让药企进一步减负增效,利好头部企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干扰,让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有望迎来量、质齐升,加上中药饮片(含中药配方颗粒)免于“零加成”,借着医院和医保覆盖扩容的东风,行业有望长期保持快速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