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斯诺克直播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5-11-04 01:09:39
斯诺克在线直播:
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营口分公司(以下简称移动营口分公司)这个红色央企中,由年轻党员、干部担纲的先锋队如旗帜飘扬。他们或奋战在科学技术创新前沿,或坚守在艰苦的生产一线,或驻足在重点项目攻坚及日常工作细微处,以身作则,诠释着初心使命,激励众人拼搏奋进,为企业目标和事业繁荣贡献力量。今年8月中旬,暴雨如注,洪水肆虐。葫芦岛市绥中县、建昌县和朝阳市朝阳县等地道路被冲得支离破碎,房屋被淹,通信中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移动营口分公司年轻技术精英们的身影。在上级直属部门统一部署下,由年轻业务骨干和精英组成的营口移动通信救援队紧急奔赴灾区,抢救通信“生命线”。
今年35岁的马春牧是移动营口分公司科学技术创新及传输线路管理员。汛情发生后,他积极做出响应移动防汛指挥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赴省移动监控指挥中心支援2天、赴葫芦岛市绥中县灾区前线天,体现了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工作作风。
在省移动监控指挥中心,马春牧配合省公司将科学技术创新应用到本次应急抢险工作中。率先通过静中通卫星通信技术及时开通5G基站,为受灾地区搭建起临时通信网络;通过优先投放卫星电话,单兵背负便携式卫星背包基站跟进开通的方式,迅速恢复灾区通信服务;创新通过GIS光缆故障定位地图、光缆测试仪指导现场快速完成故障抢修,切实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科技保障。在葫芦岛市抢险一线,由于道路受阻,抢修车辆没办法进入,马春牧挺膺担当,充分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突击队员眉扛手提,带着沉重的发电机、光缆,穿越泥泞小道,为保障百姓通信争分夺秒。水流湍急,道路泥泞,阻拦不住搜导断缆的双手;雨势强劲,视线模糊,遮挡不住点亮基站的信念。经过连续6个日夜不懈奋战,马春牧带领的团队顺利完成抢修任务,对绥中县葛家村、张合沟村等17个村、48处光缆断点做修复。他们以高效负责的工作,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34岁的袁世岐是移动营口分公司网络部无线动力中心的动力运行维护专员。收到前往建昌县支援的通知后,还在外地休假的他立刻赶回营口,带领6名抢修人员,协调3合货车、7台发电机以及对讲机等抢修物资,马不停蹄地奔赴葫芦岛市。连续行驶了7个小时后,抵达建昌已是夜幕。稍作调整,他便按照分配的抢修站点,有条不素地将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开展工作,自己带领其中一组匆匆赶往药王庙乡、巴什罕乡和大屯镇开展基站供电抢修工作。
这些乡镇受灾严重,很多道路被冲毁,而且基站多位于山上,无疑加大了排查抢修的难度。但袁世岐等抢修人员不肯停下步伐,因为快一步抢通信号,就能够快一步让灾区的百姓与外界获得联系。车辆过不去的地方,他们就靠眉扛手提,越过山林、玉米地,在泥泞不堪的小道上向基站方向前进。抢修队员将发电机安置在相对于燥且安全的位置,迅速展开接线工作。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知,在微弱的手电筒光线下,精准对接每一根线缆,确保电力能够稳定输出。
天亮后,在奔赴下一个站点途中,袁世岐看见一位老人满脸愁容地独自坐在家门口。老人一看到他们,便急切地询问:“你们是干啥的啊?”袁世岐答:“大娘,我们是移动公司来修信号的。”老人听后,一脸焦急地问:“咱啥时能打电话啊?这里一点儿信号都没有了,我想我儿子了。”袁世岐赶忙安慰道:“别着急,我们这不是来抢修了嘛,马上就会有信号了。”说罢,加快步伐,迅速赶往下一个站点。
最终,袁世岐带领抢险队员圆满完成了巴什罕乡、药王庙乡以及大屯镇等15个村庄基站的发电抢修任务,有效保障了当地通信网络的畅通。
今年 34岁的周光冶是移动营口分公司网络部有线中心传输网线路运行维护专员。朝阳县遭受暴雨袭击,通信网络陷人瘫痪,他和队友们迅速响应,奔赴灾区。8月23日,周光冶与其他5名光缆抢修队员一起,驾驶2台专业车辆,携带3台熔接机,直抵救灾抢险现场,迅速展开通信抢修工作。
当晚,他所面对的不仅是一条湍急的河流,还有山区提前降临的夜幕与无边的黑暗。极端环境中,周光冶展现出非凡的专业素养与顽强的拼搏精神,在队伍中发挥出核心作用。他迅速集结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勇敢地涉水过河。湿热的天气,蚊虫的叮咬都没有让他们退缩。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终于接通了一条条光缆。此时,时针已指向凌晨1点。
截至8月29日,经过连续6个日夜的不懈奋战,周光冶带领团队凭着精准的故障定位能力和高超的抢修技术,累计穿越12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和泥泞土路,修复了48 处断点,协助恢复了朝阳县下辖二十家子乡、东大屯乡、羊山乡等6个乡镇的通信网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通信卫士”的担当。
在那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中,营口移动通信救援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精神,不仅恢复了通信,更传递了温暖与希望。
如今,这些工作在移动网络各个岗位的年轻人正继续满腔热情地为自己热爱的工作倾酒汗水和热情。他们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更是团队里的骨干和领头羊。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用默默付出,负重前行,为更美好的明天积攒力量。(杨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