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乘车回家,本想像往常一样透过车窗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但却忽的发现沿途的景色变了,高速公路两侧整齐壮观的护路林全都不见了,好像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窗外都是光秃秃的土地或者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了解后发现,不仅是高速公路两侧的护路林被砍伐了,农村地里成片的经济林,河道两侧的防风林、固沙林,城市周围的风景林、生态林,甚至农民种植的水果园等等都成片成片的被砍伐清除了。这些成百上千亩的各类林地被砍伐后,又用大型机械将其压平,变成了大片大片平整的耕地,可是耕地上却不见有一根庄稼。
之所以将大量的树木砍伐,是为了落实好国家“退林还耕”,禁止耕地违法种树造林,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一项好的政策的落实,不仅要符合国家利益,更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大家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调查了解中,笔者发现农民对于禁止耕地种树这一政策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并不了解,只是听了落实政策的干部的介绍知道这一名词而已。本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并未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落实“退林还耕”政策集中攻坚时间是在去年春夏之交,大片大片的树木被大型机械砍伐,其中很多风景林是高价引进的树种栽种成材的。由于不是在适于种植树木的季节砍伐,树木移栽后难以成活,而且风景林除了观赏基本没其他利用价值,栽种成本又很高,直接全都砍伐了着实让人心疼。河道两侧的防风固沙林,也被成片成片地清除。这些树木大都是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特点,生命力强的树种。笔者的家乡是在河北,地处华北平原,本地树木以槐树、柳树、榆树等为主,这几种树生长缓慢,成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砍伐后要想再恢复又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在这次的行动中,却大多都未能幸免。就连七八十年代,家乡为了纪念一著名水利工程的落成,而栽种在其周围的、拼成“为人民服务”字样以宣传革命精神的老树林也连根清除了。笔者家乡以金丝小枣和鸭梨闻名,至少已有几百年历史,但村民种植的枣树和梨树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被强行砍伐,一些果农躺在地里,为保护自家果树与前来伐树的干部进行多次对峙,然而这些树木最后还是未能留下来。前些年种植的以杨树为主的经济林足有成百上千亩,尚未成材,不及碗口粗,也被大片大片的伐倒,荡然无存,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等待播种的土地。
这么多年才形成的大规模的树林,其中包含着巨大的成本和心血,但为了尽快落实“退林还耕”政策,在没有对树木的处置和再利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就砍伐了很多未成材树木,这些树木没办法作为原材料被利用,由于环保政策的限制也没办法用来焚烧取暖,因此数量惊人的树木被砍伐之后只能用大型粉碎机粉碎后,再送到垃圾处理场做处理。大型机械夜以继日,持续工作几个月才基本清洗整理干净,不仅没有一点经济回报,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下来怎么还会有人再愿意种树呢?
禁止耕地种树的本意是砍掉耕地上的树木种庄稼,但当地社会现状是人们不愿意种庄稼。笔者家乡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小麦本应在秋冬时节播种,但笔者观察发现现在被空出来的地里并未种上小麦,因此向乡亲们求教,为什么这么好的土地不种庄稼,大家的回答都是种粮食收入低,不如种植经济作物或者进城打工。并且受城镇化政策影响,很多人追求城市身份,去城里买房居住,农村种地的人慢慢地少,撂荒地只能慢慢的变多。再加上农业税已经被取消,一些农民占着很多地也不用交税,耕地闲置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影响,因此就形成了想种地的没办法种,不种地的反而占着地的局面。农民假如没有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的初衷又怎么来实现呢?
在走访中笔者还发现很多土地只适合种树不适合种庄稼,比如高速公路两侧的土地,种树的话能够给大家提供防风屏障,改善空气质量,很实用,但是却不能用来种庄稼,因为汽车尾气中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可能会对农作物和人体造成危害;还有一些土壤贫瘠的盐碱地、城乡结合部一些零散的地块等,即使“退了林”,也“还不了耕”。土地利用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才能使种植效益最大化。
“退林还耕”,禁止耕地种树,确保粮食安全这一政策肯定是绝对正确的、有着深远意义的,如果在落实政策时可选择合适的季节,未成材的小树移栽到合适的地方,成材经济林用作原料,合理保留防风固沙林和风景林,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建立专项奖励激励机制,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一定能得到最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为了推进退林的速度,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不区分树木的存活情况,不考虑树木的再利用条件,不考虑成片的树林被砍伐后土地利用的问题以及森林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作用和必要性,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让大片大片的绿色屏障荡然无存。伐树容易种树难,很难想象春天来袭的天昏地暗的沙尘暴到来时,家乡会变成啥样子。